王国安
王国安(1821—1862),原名王在明,威信县扎西镇人。自幼习读诗书,苦练兵事,成年后娴熟掌握多门武艺,武功高强。王氏家谱载:“能开数百余斤之弓,可提二百余斤之磴,常用二百余斤之大刀,具有三国关云长之猛,有万夫不当之勇。威震四方,名扬滇黔……”今县文物管理所收藏有一柄长2.3米、宽20厘米、重70千克,近似关云长“青龙偃月”刀的大刀,即是当年王国安练武使用的兵器。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被推举保荐到省城参加武举考试,一举夺得滇省第一名(全国第十八名)。道光皇帝特示恩宠,赐名“王国安”,授“武魁”匾额,委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云贵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理粮饷陆。曾回乡领衔捐资维修大河滩至两合岩驿道,并在脚绊沟岩石上镌刻“王家修路”4字。
同治元年(1862年)一月三十日出差镇雄途中病逝,终年42岁。
肖大扁刀
肖大扁刀(1789—1865),名号不详,威信县扎西镇人。世代务农。其身躯魁梧,好习武艺,常随身背负大马刀,因而人们不称其名,而呼为“大扁刀”。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受太平天国反清思想影响,威信境内涌现几支反清起义武装,长安有白金品、张五乡约,三口塘有马二大,偏岩环岩上有艾三大王,两合岩有明新大,扎西石龙有肖大扁刀。他们“时出时没”,配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和贵州苗民起义军陶三春部入境作战并联合出击川南,四处攻打清政府地方基层政权,令清军“防范尤难”,给清朝地方统治构成“势甚吃紧”的威胁。
同治元年(1862年),年逾古稀的肖大扁刀在扎西石龙组织武装,竖起反清武装起义的大旗。其部下首领均着红衣。队伍分别驻扎于扎西雾露山,五显坝后山、鸡爪山、猫猫山,营部驻扎在扎西藿麻杠大岩洞,号称“四大名山一洞府”。同治三年十月(1864.11)和同治四年正月(1865.2),两度率部进袭四川叙永城,清廷急调湘军副将许荫棠、川军虎威宝营总兵李有恒阻击“围剿”。肖大扁刀因寡不敌众,均告败撤回原地,但已足令地方统治者大为恼火,称其“乃滇境积年悍贼”“时为川省边患”。
同治四年(1865年)春夏,肖大扁刀在石龙中营坪和尚寺修筑营寨,以资与清军长期抗衡。六月初三日(7.27),李有恒乘“天白微明,晓雾未开”之际,督队“掩旗急趋”,出其不意围攻和尚寺肖大扁刀营寨。清军突至,肖大扁刀临危不惧,“正欲整队迎敌”,可为时已晚。清军乘势“抛掷榴弹,烟焰突起,四面喊杀”。肖大扁刀单骑冲出,即被“挥刀砍倒,遂就生缚”。其子肖三大率队拼命营救也被擒杀。余部纷纷夺路而逃,多被伏兵截杀。清军在营寨内“夺获旗帜、器械百余件”。当日,肖大扁刀被李有恒押解审问不屈,最后昂首就义。
张 警
张警(1892-1918),原名崇德,威信县麟凤镇人。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云南省警察学校,两年后进入警官班学习1年,毕业后在昆明任警察中队长。
民国五年(1916年)1月,率警兵120人随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入川讨伐袁世凯。时,开赴四川的北洋军主力集中泸州一线,2月上旬护国军中路进攻泸州失利,双方在纳溪朝阳观、棉花坡一带激战。鉴于兵力不足,蔡锷将警察中队编为正式战斗连,以张警为连长。张警率全连与敌短兵相接,打退敌军多次猛攻,毙、伤敌数十人。由于敌众我寡,3月上旬护国军退守大州驿等地,敌军跟至龙头铺一线,形成对峙。不久广西独立,中路护国军兵力略有加强,17日蔡锷下令反攻。以张警为总队长的500人敢死队冒着敌军猛烈炮火,率先冲入敌阵,浴血拼杀,白刃格斗,喊杀声震撼天地。几天后敌军败退,双方对峙于泸州等地,随即休战。此战为护国军入川最惨烈的决定性一战,不久很多省纷纷宣告独立,6月6日袁世凯忧愤而死。战后,蔡锷面见张警:“汝之忠勇,是为我所亲见,汝其好自为之。但须警惕,俟到成都,当畀以正式营长之职。”攻占成都后,张警升为第7师杨森独立团中校营长。
民国六年(1917年)8月,唐继尧通电声讨段祺瑞,拥护《临时约法》。10月,张警任靖国联军第2军第7混成旅第1团营长兼代团长。由于在川南战斗失利,11月6日唐继尧进驻贵州毕节,图夺回纳溪、泸州等地。民国七年(1918年)1月,张警率第1营作为敢死队,在随后跟进的两个营配合下,16日急行军于深夜抵达纳溪,趁敌酣睡之际突然猛攻。敌军仓皇应战,至拂晓向兰田坝败退。张警追出西门城埂脚遭敌机枪扫射,身中数弹而亡,年仅26岁。
尹松云
尹松云(1890—1920),威信县旧城镇人。幼时父亲溺水而亡,母亲双目失明,家贫如洗,被迫日拾煤渣、夜宿街巷。
清宣统三年(1911年),因涉嫌偷盗威信州判署公粮被关押,被四川兴文大坝人杨仕林保释出狱后,二人于长官司犀牛山拜把结盟,在天蓬寨组织绿林武装,一起被推举为首领。民国二年(1913年),四川泸州杨春芳、叙永李汉卿、古宋陈云武(陈大眉毛)相继投靠。尹、杨率部抢劫叙永县春秋寺“皇粮”,霸收天蓬寨田粮赋税,威胁威信行政委员公署,川军及威信行政委员公署两次派兵征剿,反被击溃。
民国五年(1916年)1月,云南护国军兴起。原四川第5师师长、四川招讨军司令熊克武由昆明回四川途经威信募兵,尹松云、杨仕林部被招安,编入护国军招讨军第2支队吕超部,尹松云、杨仕林分任正、副营长,杨春芳、李汉卿、陈云武等为连长,随熊克武出川参加护国战争。尹松云作战有功,获护国勋章一枚。秋,熊克武将所有参加护国战争的招安部队遣散,尹松云、杨仕林仍回天蓬寨,武装保护种植大烟。12月,镇雄县县长汤希禹会同云南陆军警备队,以铲烟为由,率部开进天蓬寨,企图消灭尹松云、杨仕林队伍,反被包围,汤希禹突围逃回镇雄。在使用武力未能解决的情况下,镇彝边防统部统带陇维邦索性委任尹松云、杨仕林为长官司团防局正、副队长,维护长官司社会治安。
民国八年(1919年)冬,驻扎四川泸州的滇军第2军参谋长兼独立团团长杨森,将其独立团扩编为独立混成旅,派其团长王凤岗到长官司招兵,委杨仕林为营长。因尹松云不予资助人枪,杨仕林反目成仇,于民国九年(1920年)2月6日围攻俘杀尹松云于长官司马鞍山朵朵坳,率部出川任“靖国联军”独立混成旅第4营营长。以前追随尹松云的其他部属后来也加入西南军阀混战,频繁转战于川滇黔毗邻地区,其中李汉卿辗转威信长达18年之久,一度时期给威信社会造成动荡不安的局面。
陈光斗 陈昌藻 陈肇源
陈光斗(1857—1921),字耀奎,号仁武先生,威信县三桃乡人。自幼读书,科举考试屡试未中,弃学振兴实业,开矿炼铁、凿井熬盐、煮酒织布、兴办纸厂,家境很快“田连阡陌,富有仓箱”。清末至民国初,威信境域匪盗兴起,地方不靖,陈光斗兴办团务,任镇雄县下东六甲团总,“设警察以基县治,立团防以卫行旅,地方景象,焕然一新”。他关心教育事业,“兴学堂于各区,从新舍旧”“以育人才”。曾任镇雄县议会议员、参事会参事员。民国九年(1920年)7月,威信全境遭遇特大洪涝灾害。9月,又遭滇军金汉鼎、胡若愚两个旅及杨希闵独立团抢掠。次年全境大饥荒,四川方面堵截粮盐,不准入滇。陈光斗联络四川兴文、珙县官商在珙县洛亥召开会议,提出“盐通四海,米通九州”,联合扎西士绅刘善庭办赈救济,促进四川盐米进入云南,解救灾民饥荒。四川省省长、省督军罗佩金,云南省省长、省督军顾品珍分别题赐匾额嘉奖,称赞陈光斗“仁声武谊”“热心公益”。民国十年(1921年)8月病逝,享年65岁。
陈昌藻(1890—1951年),陈光斗第四子。毕业于云南省立中学、云南仕业馆。民国五年(1916年),随云南护国军援川讨袁,任护国军第1军总部编修官,因有功,获黎元洪“七等嘉禾奖”。后历任援川陕湘鄂豫甘等省靖国军咨议委员,永宁道产公署教育科长、实业科长,川南25县政务督促委员,云南迤西宣慰使署宣慰员,楚雄县代理县长,威信行政委员公署总务科长兼保卫团总团副长,国民革命军13路军总司令部清理威信匪产委员等职。力谋威信立县事宜,整顿地方。威信立县告成后,返居故里。
陈肇源(1912—1990年),字南浦,号炼,陈昌藻次子。省立昭通中学毕业,曾参加国民党云南省昭通县党义讲习班学习。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原黄埔军校)昆明第5分校第16期第18总队步兵科修业期满,获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 (蒋介石)等签发毕业证书。随即派赴湖北第9战区第1集团军58军新11师32团3营机枪3连任见习排长,同时在浏阳参加58军新11师军官训练班第2期接受军官训练,12月毕业。之后参加湖南长沙抗日收复战、湖北通城抗日收复战等战役。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陆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签署司令部派职令,派为第60军182师544团3营少校副营长。同年6月请假回原籍,即久居故里,未返队。他带回孙中山遗像、遗嘱、遗训,蒋介石肖像、训词、题词,《青年守则》《新生活运动警语》等,在威信县宣传,并录于《陈氏宗谱》中,特批注“此以为族子弟之自勉耳”。晚年参加中华黄埔同学会,为祖国统一尽绵薄之力。1990年11月20日病逝,享年79岁。
刘善庭
刘善庭(1858—1921),名厚积,威信县扎西镇人。父辈务农兼商。清光绪年间考入昆明课吏馆(后更名云南法政学堂)读书。清末至民国初年,担任镇雄州威信州判下东一甲团首兼管扎西团练分局事务、上三甲里长、一甲团副总、扎西团保分局团总等职。
民国二年(1913年)镇雄州改设镇雄县时,刘善庭联络下东陈光斗、陈鸿彦,上东徐熙、张承基、李世臣,中东曾培珍、罗永高、姜锡藩,以及威信在昆明学绅陈玉(陈肇瑜)等,联名电请云南滇中观察使署观察使周钟岳,拟将威信州判改为威信县,治所设扎西,并恳请将镇雄县所辖上东、中东部分地区划入威信县范围。因扎西、长官司两地士绅在县治地点上发生争执,加之镇雄士绅插手干预阻止,云南滇中观察使署以威信立县条件尚未成熟为由,将威信州判设为威信行政委员公署,作为立县的过渡机构,仍治长官司,隶镇雄县。威信立县之事暂被搁置。
清末至民国初,兴办团务,维护地方治安。“当匪风炽甚时,与陈光斗整顿民团”,采取剿抚兼施办法,加强防范,“一邑赖以安”。
刘善庭早年习医,通医术。扎西中医医生曾希孔病故后,刘善庭承其医业,开设“积善堂”药铺,行医看病。“积善堂”为当时扎西街药物较齐备的一家药铺。刘善庭刻苦攻读医书,医术不断提高,尤其擅长于医治伤寒热症。给人看病态度和蔼,收费合理,家庭贫寒患者就医分文不取,“济人不索报”。刘善庭因行医出名,人们都称其家为“药铺头”家。
民国二年(1913年),刘善庭约集陈光斗等共8人合股,出资开发扎西盐井坝古盐井(今县财政局处)。次年投产。因盐井卤水含镁等杂质过多,味苦涩,且价高,销路差,加之盐井遭连天雨水浸没,盐厂开办不到一年倒闭。民国四年(1915年)初,刘善庭又自筹资金,单独在石坎岩桥沟罗盘溪购买土地、山林0.7公顷,开办铁厂,当年秋投产。因属土法冶炼,成本高,耗费大,铁厂难以为继,最终破产。
民国十年(1921年)“岁凶”(全境大饥荒)之际,与三桃陈光斗“竭力办赈”,购运川粮救济,“活人无算,邑人咸称之”。(引文出自云南通志馆《云南省各县人物资料》)
殷吉祥
殷吉祥(1875—1925),威信县罗布镇人。家境较富有,因而幼年得以入学读书。清朝末年,殷吉祥为保家财,购买枪弹暗通绿林头目与官府对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派其部属吴仕兴参与绿林头目罗廷海到四川筠连巡检司抢劫税卡数千银两,打死清军统领岳云峰。清宣统三年(1911年)5月加入四川保路同志会,在珙县一带联络有志之士参加保路运动。民国四年(1915年),因协助他人报私仇而被捕关押于昭通监狱。
民国五年(1916年)1月,四川招讨军司令熊克武由昆明回四川途经昭通,释放被关押人犯,委殷吉祥为招讨军参谋兼警卫营长,随熊克武到威信招兵。殷吉祥警卫营编为3个连,开赴四川参加护国战争。护国战争胜利后,熊克武将所有招募部队遣散,委殷吉祥为四川兴文县县长。时兴文县人在县治所问题上意见不一,导致社会混乱,殷吉祥难于治理,数月后回殷家寨。之后投靠镇雄统带陇维邦,拜陇为义父,被陇委为镇彝威剿匪游击大队长,维护地方社会治安。民国十二年(1923年),威信行政委员杨学琴委殷吉祥为第4区团总,维护地方治安,并禁种鸦片,四区社会治安渐有好转。
民国十四年(1925年)5月,镇彝边防游击第3营营长吴亮臣因职位相争,调四川叙永城防司令李汉卿率队1 000余人击破殷家寨,俘获殷吉祥,再派部下连长张占云枪杀殷吉祥于抱围山。
殷禄才
殷禄才(1912年-1947),字国清,化名美华,威信县罗布镇人。乳名罗子,后得绰号殷骡子。其父殷崇明为人宰猪摆摊为业,母亲杨氏做粑粑豆腐营生。5岁时父亲病逝,由叔父代管家务。经家人辛勤操劳,购有40余石租的田地,几年后叔、婶相继病故,母子二人辛劳度日。
胜禄才在郭家坟读4年私塾后随母操持家业。自卫大队长张占云,以殷禄才继承两家房产为由,向他多摊派钱、粮以购枪弹办理团练。殷禄才被迫迁往卫靖司和洛亥佃地耕种并兼做买卖,屡遭盘剥,家产尽失。到卫靖司追索赖债,反被保卫队黄朝兴捆绑关押并砍伤大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威信县,组建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号召工农贫苦大众打土豪分田地。殷禄才从中看到希望,邀约几人在郭家坟酸水井以柴刀、木棒拦截两名追堵红军的掉队川兵,夺获两把刺刀、两袋子弹。随后趁高用自卫大队长陈正杰招丁之机,约人加入陈正杰自卫队,拖出5支步枪、1支手枪、500余发子弹,又在珙县王场、中心场缴获3名乡队长的几支枪,于郭家坟组成10余人的农民武装。
同年秋季,殷禄才找到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原川南游击纵队),要求参加革命。根据纵队安排,殷禄才返回郭家坟扩大武装力量,加强与纵队联系。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月纵队进人郭家坟、罗布坳一带活动,殷禄才前往会见纵队领导并留纵队随军培训。不久,由特委书记、纵队政委刘复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纵队任命殷禄才为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云南支队支队长,派红军干部陈华久为政委,开辟以郭家坟为中心的滇东北角革命根据地。从此,殷禄才、陈华久按照红军纪律教育部队,团结少数民族和绿林武装,打击土豪和国民党基层政权,救济穷人,维护边区社会秩序(民国三十一年夏季张贴保护边境正常贸易的告示),平时以兵屯田,战时集中攻守,使支队逐步发展至8个大队、16个分队,加上外围力量约有1 000人,成为边区国民党政权的“心腹大患”。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9月中旬,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由四川兴文县转战折入威信县斑竹塘,遭到江安、兴文保安中队和滇军田富武营追、截,殷禄才率云南支队赶往山羊坝从背后突袭滇军,帮助纵队撤往大雪山休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纵队主体在国民党中央军及三省军阀会剿下失利,殷禄才率云南支队固守老鹰洞20天后突围至四川珙县坚持斗争,8月拒绝珙县县长刘治国的招抚。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根据原纵队司令员刘复初指示,改支队番号为川滇黔边区抗日后援军云南游击支队,秋季任县政府挂名“边防队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夏,与进攻郭家坟的国民党76军唐明德团卿方盛营巧妙周旋,使敌无功而返。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春转往大雪山隐蔽并使进剿的国民党预备2师陈混震营失去目标。7月25日袭击叙永县马岭国民党军车,11月上旬在叙永县江门剪草铺袭击国民党军车。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16日在和尚司粉碎县长赵光斗组织的围剿。10月28日在王棚山大坳口乘雾突出合围,使航空特务旅7团谢远华营与兴文县保安中队发生误战。11月国民党重庆行辕奉蒋介石训令,授权国民党中央军整编79师师长方靖负责统领川滇黔边区驻戍部队及地方团队围剿边区革命武装。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15日,各路围剿敌军扑向郭家坟。3月7日晚,殷禄才等人分股突围。19日晨,殷禄才、陈华久从致和乡卫靖司附近依耳山粱下山寻食时被告密,遭到牟正举民团和79师294团第8连包围,二人突围跑向水沟头关子洞,殷禄才奋勇还击后以最后1颗子弹自尽。其姐姐、妻子也在此次围剿中被杀害。
1985年,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何吉珍
何吉珍(1909—1947),女,威信县三桃乡人。民国十六年(1927年)与殷禄才结婚。当殷禄才拉起队伍,特别是殷禄才成为红军云南游击支队队长后,何吉珍分担支队后勤工作,是殷禄才的得力内管家、支队“后勤部长”,掌管着数百名游击队员的生活开支。为了支队的革命斗争,她随殷禄才一起,转战滇川边区,历尽艰辛,饱经磨难。同时,对殷禄才年高体弱的母亲杨氏,问寒问暖,细心照顾侍候。由于何吉珍未能生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秋,她为殷禄才娶了二夫人张显珍,为殷禄才生下4个儿女。
殷禄才和何吉珍都出身贫苦,知道老百姓疾苦,时刻不忘救助穷苦百姓。支队驻地郭家坟、水井坎一带乡邻,凡生活困难上门求助的,何吉珍都热情接待,尽力帮助解决。逢年过节,何吉珍要对周围困难乡亲逐户登门拜访问候,送去年节物品。所以,周围穷苦百姓无不对殷禄才、何吉珍感恩戴德。
何吉珍不仅为支队做好后勤工作,而且有勇有谋。凡支队召集中队长以上干部会议,研究作战计划,部署军事行动,何吉珍虽无明确正式头衔,却每次会议都参加;制定反“围剿”战略措施及其他涉及支队生死存亡的决策时,何吉珍都参与讨论,出谋划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威信县长赵光斗率队“围剿”支队,何吉珍临危不惧,与支队队员一起披挂上阵,镇定自若有序组织支队安全转移,显示出巾帼英豪本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为避国民政府79师“围剿”,殷禄才率队转移到三桃椿天坪一带。形势相当危急,何吉珍及子女脱离部队,隐匿深山密林中。由于保长陈杰三出卖,何吉珍等被地方民团捕获,转交79师,由三桃押至顺河街79师294团团部,后转移关押于郭家坟街上。4月,何吉珍被294团转送四川兴文县簸箕峡79师98旅旅部,由副旅长朱济猛亲自审讯。何吉珍饱受严刑拷打,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她始终咬紧牙关,未吐露涉及支队的只言片语,一再声称是煮饭下苦力的,什么都不知道。朱济猛审讯不出任何结果,最后将何吉珍杀害,终年38岁。
潘为鹏
潘为鹏(1927—1949),又名潘翼天,化名彭越无,威信县长安镇人。母亲早逝。幼年在家读私塾,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到昆明读书。在伯父潘朔端爱国思想熏陶下,学习刻苦,思想进步,胸怀大志。曾参加青年抗日远征军。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夏,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积极投身“反美扶日”(反对美国扶植日本侵略势力复活)民主运动。在轰轰烈烈的昆明“七一五”反美爱国运动中,任云南大学附中纠察大队长,从而被捕入狱。后经共产党秘密组织营救出狱,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同年9月初,受中共云南省工委派遣,到江川县开展革命工作。
到达江川,潘为鹏以桥街镇中心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与学校校长、中共党员邢若铦筹建江川秘密党组织,秘密发展“翻身会”“兄弟会”“妇女会”“民主青年同盟”“云南解放同盟”等组织,在邢若铦家中建立革命中心联络站。潘为鹏广泛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启发群众的革命觉悟,动员群众团结起来为翻身解放而斗争,同时开展上层开明人士的统战工作,积极争取中间势力。组织县工委串联江川各小学,一举挫败县政府企图煽动教师加入国民党的阴谋。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春,党组织安排潘为鹏到黄营小学任教,与学校校长、中共党员曹宗海一起开展工作,发展云岩乡乡长潘承璋为党员,使云岩乡成为江川县“白皮红心”的乡政权。3月,潘为鹏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中共滇中地工委指示成立江川县工委,潘为鹏任书记。县工委决定由潘为鹏在云岩乡陈家塆一带发动群众,组织农会,筹建武装,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江川。7月,在杨松柏配合下,建立“翻身会”“互助会”等农会,组建50余人的武工队,诞生了江川县第一支人民革命武装。县政府曾组织常备队“清剿”未遂。9月,武工队转移到有一定党的工作基础的九溪镇,开展反“三征”(国民党政府征兵、征粮、征税)等工作,建立九溪游击武装组织,为解放九溪镇做准备。11月,滇中地委指示成立中共江川县委,潘为鹏任副书记。县委按上级指示,决定尽快武装解放九溪、桥街、台山3镇。12月6日,成功解放九溪,成立江川县抗征大队,潘为鹏任大队长。抗征大队以潘为鹏的名义四处张贴安民告示,上街宣传革命道理、党的方针政策,清缴民间武器。同时,派人做江川常备第三中队蒋世贵的思想工作,使其公开发表起义文告,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收编。不料国民党特务分子秘密窜来活动,煽动蒋世贵反对革命,使其又背叛了革命。14日,蒋使奸计,以请抗征大队派代表收编其队伍为名,诱捕了潘为鹏等人。蒋几次提审潘为鹏,要他下令解散抗征大队,遭到严词拒绝。恼羞成怒的蒋世贵,于16日夜间秘密将潘为鹏杀害,年仅23岁。潘为鹏就义前,大义凛然,用头猛撞敌人,高呼革命口号,显示出一个共产党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
潘为鹏就义后,当地民众曾冒险到山上寻找他的遗体未找到。1950年,潘为鹏遗骸找到。1953年移葬昆明黑龙潭。1961年5月,昆明市各族各界为潘为鹏烈士墓竖立墓碑。1984年4月,昆明市政府再立一碑。
曾鲁光
曾鲁光(1882-1952),名本忠,字渔生,威信县扎西镇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赴扎西受教于塾师牟荣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昭通参加文生考试,落第后归家读书,旁及新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赴昆明考入云南农业学校,思想进步,成绩为全班之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经史地教员张华澜(原名张儒澜)介绍加入同盟会。毕业考试,成绩中等,遂随众人质问校方,反被支吾难答的校长以掌击面,校长亦被顺力带倒,当晚曾鲁光逾墙返家。随后被以散布谣言、宣传革命、殴打校长罪通缉,其时曾鲁光已由家外逃。
宣统元年(1909年),考入日本秋田矿业学校,结识黄兴、宋教仁。民国元年(1912年)冬被孙中山派回上海联络同志,旋即赴湖北以考察矿产为名从事反对袁世凯活动。辞别上海时,黄兴书赠“兴酣落笔摇五岳”,宋教仁赠对“共缚苍龙殄国贼,同驱猛虎庆余生”。民国二年(1913年)初,从上海乘船西上,向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微都督柏文蔚转达黄兴、宋教仁意见,得到他们的同意。秋,接任湖北铜矿公司经理,经5年锐意经营,使公司年产值由数百万元增至千余万元。
民国六年(1917年),唐继尧电邀曾鲁光回云南。曾鲁光辞去湖北铜矿公司经理职,获公司赠款银元2500元,连同薪金计3000元。临行,公司题赠对联“学有专长,广辟矿山开地利:箭无虚发,难从汉水换行舟”。民国七年(1918年)回滇,被唐继尧聘为省政府咨议、实业顾问,经2年多时间遍查云南矿产并制订开发计划。
民国十年(1921年),任云南工业学校校长。民国十二年(1923年)任个旧锡务公司协理、代经理,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将公司厂矿、资金交由国民党中央政府资源委员会接收,回昆明居住。其间著有《个旧锡务概况》。此外,还担任过个旧铁路公司总经理、一平浪滇西企业局协理、省务委员。
曾鲁光热爱家乡,对到昆明求业、求学的威信青年多方予以帮助,甚至资助学费。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报请省教育厅批准,将在全省巡回展出的《万有书库》及自己捐出的《小学生文库》《东方文库》计二三千本书籍邮运威信,成立以其恩师牟荣昌(字培之)名字命名的“培之图书馆”,清末状元袁嘉谷为之题写“培之图书馆”匾额。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支持建立威信中学,并请昆明书法家布震宇书写“威信县立中学校”样牌。年末选举“国大代表”,中学师生不顾地霸武力威胁,一致投曾鲁光的票(因受地方来势力干扰终未选上)。同年6月25日,曾鲁光发起组织昆明市威信同乡会,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25日正式成立同乡会,任理事长,有会员69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鲁光拥护共产党领导,曾加入中苏友好协会。
1952年病逝于昆明,享年70岁。
李文炎
李文炎(1931—1971),威信县麟凤镇人。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帮助家庭承担繁重的农事劳动,自小养成勤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18军由贵州毕节途经威信县,李文炎志愿报名入伍,入编解放军18军54师162团2营6连,随部队进入四川,并挺进青藏高原,参加解放四川、西康、西藏的一系列战斗,历任副班长、班长、副排长等职。作战勇敢,工作勤恳,曾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四等功4次,多次获部队表彰嘉奖。
1953年7月,被称为人类公路史上奇迹之一的康藏公路(后称川藏公路),在解放军18军等10余万筑路大军历时两年的艰苦奋战下,从西康雅安修至西藏境内怒江天堑然乌沟石峡,被这里惊涛骇浪的怒江和高耸入云的峭壁所阻挡,无路可走。测绘人员无法渡江,只好在设计图上画了一条“飞线”。能否顺利架设便桥,修筑飞线,关系到整个筑路工程的进程。架设便桥第一步即要强渡怒江,将钢丝绳拉过江对岸。7月14日,部队选调熟悉水性的战士组成强渡组实施强渡,6连班长李文炎主动报名,被任命为强渡组组长,率领5名熟悉水性的战士肩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划着一只橡皮舟在奔腾咆哮的怒江激流中强渡,然而激流和巨浪无情地将橡皮舟打翻或冲回,使强渡屡遭失败。李文炎等人并未因此而气馁,往返奔走于怒江峡谷,将被激流冲走的橡皮舟扛回再渡。经过一次又一次与怒江激流和巨浪的顽强搏斗,最终强渡成功到达对岸,完成架设溜索的任务。强渡中,李文炎多次被江水所呛,昏迷三天三夜,经紧急送往后方医院抢救才苏醒过来。李文炎获西藏军区、西南军区授予“渡江英雄”称号,并记一等功。11月1日,一座长87米、距江面高33米的“贝雷式”钢架桥终于跨过怒江。18军政委谭冠三题词:“深山峡谷显好汉,怒江两岸出英雄。”
1954年,李文炎被西南公路局评为一等劳动模范。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战胜怒江天险》在全国放映,影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李文炎的事迹被军旅作家苏策写成报告文学《在怒江激流上》登载于1954年12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中国青年报》相继报道了李文炎的事迹,团中央号召全国青年向李文炎学习。
1955年5月,李文炎被交通部评为劳动模范,到北京出席劳模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接见。交通部在奖状中称赞他“不惜牺牲自己,勇敢顽强,完成强渡怒江、架设溜索任务,对整个施工起了关键作用”。同年获授予准尉军衔,并被评为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被选为出席访问波兰华沙的青年代表,随团出访苏联、波兰等国。1956年,被选送到四川南充公安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6月,在四川泸州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伤病复发,被送往武汉、青岛等地疗养。
1957年7月,李文炎主动申请转业回威信县,被安排在麟凤区公所,先后从事税务、社队企业会计、饭店售票员等工作,并曾担任民兵连长等职。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他从不居功自傲,服从组织安排,团结互助,力所能及地做好本职工作。60年代末,因伤病频发,不能正常工作,自愿申请回老家居住。
1971年12月17日病逝,终年41岁。
潘朔端
潘朔端(1901-1978),原名孝源,又名燮,威信县长安镇人。幼读私塾,民国六年(1917年)就读于镇雄凤山小学,民国七年(1918年)考入昆明省立第一中学,民国十二年(1923年)中学毕业。为人见义勇为,入学途经镇雄县古芒部时扭住策马踏伤农民的一个乡绅子弟予以痛斥,迫其赔礼道歉。途经彝良火烧坝,见一外国传教士殴打一名中国人,围观者无人敢问,潘朔端上前质问洋人:“你们不是口口声声讲平等博爱、上帝泛爱众生吗?为什么打中国人?”外国传教士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开。
民国十三年(1924年)回家拟筹集路费外出升学或就业,其大哥强迫潘朔端与一不相识女子结婚。民国十四年(1925年)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受到周恩来的教育和同学林彪等人的影响,开始阅读共产党的刊物。民国十五年(1926年)底毕业,留校任六期入伍生队排长。因反对连部占驻农会,民国十六年(1927年)春被调往江西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8师政治部科员,兼工兵营党代表(国民党左派)。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潘朔端被怀疑有赤色嫌疑,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离开8师,与云南同乡曾泽生在上海帮人开车为生。
民国十八年(1929年)秋,任云南讲武堂军官候补生队中队长。民国二十年(1931年)任卢汉部3旅5团3营营长,其间请假回家将大哥分给自己的田契、借约退回佃户或当众烧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奉命追击红军却不与之作战,曾在行军日记中写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倭寇侵略开大门,同胞路过紧相逼。”由此被视有“赤色分子”嫌疑,几次被罢黜军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任滇军60军183师1081团团长,奔赴抗日前线后致信夫人宋平:“男儿为国忠于职,愿以热血洗国耻;为除国家民族恨,战死沙场喜逢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与日寇血战于山东台儿庄,《云南报》记载;“我一零八一团在台儿庄以北与敌矶谷坂垣之混合队遭遇,发生激战,团长潘朔端身先士卒,中弹受伤,复裹创指挥,亲率营长尹国华部冲入敌阵,尹以身殉职,战况之激烈为台庄战后仅见。”由此获国民政府一级宝鼎勋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升任183师师长,1个月后由于蒋介石排斥异已,被编遭回昆明高峣闲居,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保山驻军第6旋旅长龙奎垣对日军不战而退且乘机抢掠,引起公愤,龙云任命潘朔端接任6旅旅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6旅改编为暂编23师,潘朔端任师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将介石为夺取云南实权,趁日寇投降之机,调滇军至越南受降。暂编23师被解散编入各师,潘朔端任滇军60军184师师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法国数艘军舰开至海防演习后欲强行登陆,在潘朔端还击下登陆失败。听到云南政变和蒋帮特务迫害群众的罪行以及滇军将被运到东北打内战的消息,潘朔端与93军20师师长李韵涛密商到东北后投奔民主联军。
4月,184师由越南航海北上,名义上是“接受主权”。5月初在葫芦岛登陆,驻防鞍山、海城、营口一带。潘朔端找副师长郑祖志商量起义,说:“过了此山无鸟叫,决不能失去良机。我们先干,也为他们(指曾泽生军长)开出一条路来。”又与参谋长马逸飞、552团团长魏瑛商量后,派二名军官持自己的亲笔信找东北民主联军联系,得到4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欢迎。30日在海城率184师5000余人举行反战起义。31日通电全国:“……以身为中国人,而使用美国武器进行内战,残杀自己同胞,朔端等每念及此,莫不悲愤填胸。……俯思东北,沦亡十四载,人民已血肉枯竭,复何忍大动干戈,杀人遍野。……朔端等思之再三,乃于海城火线上实行反内战起义,决心与民主联军合作到底,……”起义通电发出,全国振奋。朱德总司令,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总司令贺龙等人发来贺电。6月6日,朱德总司令贺电称:“……兄等见义勇为,振臂一呼,揭和平之义旗,张滇军之荣誉,全国人心无不为之振奋。……”刘伯承、邓小平贺电称赞“阁下率部光荣起义,给好战分子一当头棒喝。消息传来,全军振奋。”
6月上旬,184师改编为中国民主同盟军第1军,潘朔端任军长。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夏,中国民主同盟军第1军改编为3个支队并赴前方作战,潘朔端经申请入东北军政大学学习。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任嫩江军区副司令员,8月调任解放军四野12兵团副参谋长。潘朔端致信结义兄弟、滇军60军军长曾泽生,参与促使曾泽生于10月17日率部在长春起义的工作。
1950年3月起,历任昆明市市长、昆明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昆明市接管部部长,省政府委员会委员、省人委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昆明市委常委,当选昆明市第一至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第一至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云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委,全国第一、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其中,1950年3月至1966年任昆明市市长,由于勤政廉洁、忠心为民办实事,深受昆明人民爱戴。1955年9月23日,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1978年9月14日病逝于昆明,享年77岁。
熊真荣
熊真荣(1916—1980),苗族,威信县扎西镇人。出身农民家庭。曾就读于牛坡坎光华小学、贵州石门坎学校、昭通明诚中学等教会学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成都华西神学院读高中。次年因抗日战争,学校解散,失学回家。尔后,立志许身教育,在牛坡坎光华小学任教,曾担任校长。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向学生宣讲革命道理,教唱抗日歌曲,用进步思想影响学生。
1950年7月后,积极在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共产党的政策,组建农会并任农会主席,带领群众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因工作出色,县领导要安排他到行政单位工作,他却说:“我还是回学校教书。”1952年,被派到离家七八十里远的双河天池创办小学。他认真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办学,组织群众修建校舍。在他的辛勤努力和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天池小学发展很快,1956年办成完全小学,1959年被定为全县3所重点小学之一。其间,1956年9月至1957年7月被选派到贵州民族学院学习苗族语言文字,1957年9月至1959年3月在贵州省民语委工作。之后仍回天池小学任教,并任校长。
熊真荣热爱教育事业,以校为家,吃苦耐劳,勤俭朴素,勤奋工作。20年来,先后到校任教的老师一个又一个地调走,他从未提出过调动要求。1972年4月,年近花甲的熊校长维修校舍时,不慎从房顶摔下,导致残疾。组织上为了关心他,把他调到离家不远的牛坡坎小学,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天池。
1979年退休。1980年8月26日病逝,享年64岁。
张佑宗
张佑宗(1903-1988),字人文,又名仁闻,威信县庙沟镇马河村芭蕉窝人。少年时代先后就学于芭蕉窝小学、斑鸠小学,民国六年(1917年)入镇雄高级小学读书。民国九年(1920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由于参加爱国学生会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曾被宪兵拘禁月余。狱中,写《江河对语》:“我愿您保持原来清,洗尽人间浊;我则要流尽心头血,染成天下红。”
民国十四年(1925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学校。被同乡曾鲁光派往香港云南个旧锡务公司任文书员,抽时间学习英语。1年后因病回乡,从事教育工作。民国十八年(1929年)5月任镇雄县两级小学校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任镇雄县教育局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任镇威联立初级中学校长,民国三十年(1941年)兼任镇雄县田赋管理处秘书、科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参与纂修《镇雄县志》,可惜志稿后来上报省民政厅批印时遗失。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应家乡之邀,任威信县立初级中学筹备委员会主任,3月起任威信中学校长直至1950年5月。1949年被镇雄县长陇均府委为雨河乡代理乡长,以平息雨河乡争当乡长造成的风波。12月9日,陇承尧以西南人民革命军第1纵队第4总队副司令名义派陇德坤率200余人占领扎西,23日成立威信县临时政务委员会,张佑宗任副主任(任至1950年3月底)。1950年5月,陇承尧窜踞扎西,张佑宗回乡隐匿。
1951年2月,县人民政府令张佑宗续修威信中学校舍,秋季回家生产。1952年,因“反动官吏”案被判刑5年,刑满后回家劳动。1978年秋,受聘为长安中学英语代课教师。1981年11月,县公安局、县法院为其落实政策,撤销原判。1982年,在县委宣传部主持下,参与《威信县志》资料收集工作。1985年6月任县政协委员,8月受聘为《威信文史资料选辑》编辑。
张佑宗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人豁达、爽朗、健谈,擅于诗作。1976年作《悼周恩来总理》:“倒挽狂澜定太平,功成何竟速飞升;全民哀恸齐挥泪,遥望京都吊国魂。”关心祖国统一大业,曾寄语台湾友人李时、申庆璧;“故乡日暖无风逆,聚首生前自有期。”临终仿陆游示儿;“死去须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台胞同;何时能食台中蔗,家祭勿忘告乃翁。”
1988年12月2日病逝,享年86岁。
朱德文
朱德文(1915—1992),原名朱德湘,威信县麟凤镇人。家境贫寒,少年时代即随父为人背煤谋生,后被国民党军队拉壮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在山西省洪洞县脱离国民党军队,加入八路军115师686团1营4连,后任班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中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山西左权县与日本侵略军激战时手、足负伤,后经白求恩大夫精心医治,才使下肢得以保留。此后,在白马村激战中,左眼下侧被日军弹片击中,朱德文忍痛用手指抠出弹片,继续战斗,直到被抬送医院。不久从医院强行跑回连队,受到上级批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天至次年夏天被调任朱德的警卫员。为免除同姓同名带来的麻烦,康克清为朱德湘更名为朱德文。民国三十年(1941年)下半年被调往中共中央党校任警卫班班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调往东北佳木斯军区后勤部警卫连任排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任东北军区某部5团的副连长,1950年在东北军区文化学校工作。
1952年4月,朱德文由东北军区勤务部卫生部招待所复员,回威信县任扎西街长。一次。朱德文连夜顶风冒雨将一名盗窃者及其赃物追回,失主要送钱物感谢,朱德文谢绝,说:“我们共产党人不兴这一套!”两户居民争一只猫,朱德文将猫放在扎西运动场,看猫往哪家跑,群众赞他“断案有方”。一名裁缝不小心将一名农妇的布料剪坏,双方争执,朱德文出钱替栽缝赔偿,劝裁缝以后多加小心。
1954年起先后任威信中学炊事员、粮食局保管员、民政局工作人员,1961年8月由于伤残而退休,1986年7月改为离休并享受县处级干部待遇。
朱德文受憎分明,作风正派。“大跃进”期间粮食紧缺,作为粮食保管员的朱德文却不占一点便宜,连女儿从土墙角拾得的一把黄豆也要放回仓库。20世纪70年代,昭通地区文工团到威信演出《红灯记》,面对逮捕“李玉和”的“日本兵”,朱德文愤怒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上台摔倒“日本兵”。自离休以来,尽管伤痛经常复发,有时精神恍忽,仍按时参加党支部生活会议,由孙儿扶着按时交纳党费。病重住院,仍低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1992年12月4日病逝,终年78岁
余泽华
余泽华(1968—1994),威信县旧城镇人。1984年9月入读威信县一中高中部。1987年9月考入云南省公安专科学校。1990年9月毕业分配到昆明市特警支队官渡大队。他恪尽职守,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多次帮助迷路儿童、病弱老人回家,护送交通事故伤员就医,曾组织扑灭汽车上的烈火。对罪犯斗争坚决、勇敢,亲手抓获犯罪分子多人。因工作成绩突出,受昆明市政府、市公安局,官渡区委、区政府、区公安分局7次表彰、嘉奖,官渡区团委授予他“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后被提拔为大队副大队长。
1994年1月,文山州马关县医院保卫科工作人员湛勇,盗取“五六”式冲锋枪一支及子弹数十发,与靳树兵结伙流窜作案。昆明市公安机关接报后立即组织抓捕。26日晚,已忙碌一天的余泽华正在晚餐时,接到紧急抓捕任务,他不顾一身疲惫立即投入战斗。在无增援要求的情况下,与战友李辉骑摩托车驶往小白庙堵截,再沿穿黑公路向北追捕,当转到下马村教场东路时发现两名可疑人员。李辉驱车超越可疑人员后横车堵截,二人下车盘问。罪犯湛勇见势不妙,突然开枪击倒李辉,余泽华迅疾用手枪还击,击中湛勇腹部。湛勇疯狂扫射,余泽华头部中弹,血流如注,他强忍剧痛射出最后一颗子弹击毙罪犯湛勇(罪犯靳树兵夺路逃窜后于1月30日在会泽县被抓获)。经解放军五十七医院抢救后李辉脱离生命危险,余泽华因伤势过重牺牲,年仅26岁。
1994年2月,公安部追授余泽华“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云南省、昆明市追认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追授云南省劳动模范、昆明市特等劳动模范、昆明市十佳青年。3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学习余泽华、李辉活动。中共昆明市公安局委员会授予余泽华生前就读过的威信县一中“英雄摇篮”称号。3月29日,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在全县开展向余泽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4月4日,团县委在扎西广场举行威信县团员青少年学习余泽华英雄事迹誓师大会,在全县团员、青少年中掀起学习一级英模余泽华活动的热潮。
白书藻
白书藻(1936—1998),威信县长安镇人。1954年初中毕业安排在县粮食局工作。1956年1月,选拔参加省交通厅干部培训班学习公路测绘和桥梁设计。7月,分配到昭通行署交通科工作,参与昭(通)筠(连)公路建设,任技术助理员。
1957年1月安排回威信县,从事筑路架桥工作,参加叙(永)威(信)公路、镇(雄)威(信)公路测设和施工。在多年实践中,白书藻以仅有的初中文化,苦心探索、潜心研究、不懈追求,通过大量自学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担负起全县县乡公路及大型桥梁设计和技术指导重任。1981年、1987年两度当选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1983年7月,获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授予“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称号。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3月退休。经他直接测设和组织施工的县乡公路18条(总长2268千米)、桥梁55座(总跨径1 073.2米)。
白书藻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业务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长期工作在野外,与民工同吃同住在工地。1971年,参与测量顺河大桥桥基时,正值严冬,他不顾冰冷刺骨的河水,只身涉入深水中测设桥基。1973年由他设计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两合岩大桥,创造性和艺术性地将大桥设计为弯桥加坡桥连接隧道,被省、地桥梁专家赞誉为“别具特色”的“杰出之作”。1988年修建大河滩大桥,由于过度劳累,病倒在工地。在桥梁修建中,抢时间、争速度、保质量,千方百计节省资金,力求少花钱多办事,用建大桥省下的资金设计修建其他小桥,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他所设计的桥梁既坚实牢固又美观,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对取得的成就,他说:“每修完一座桥,就为地球添了一根红线,为友谊添了一条纽带。当看到大小汽车从自己设计的桥上奔驰而过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临近退休,仍怀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拖着虚弱多病的身体,一如既往地工作在第一线,加班加点完成石坎金板塘大桥设计,这也是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后一座桥梁。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被人们称颂为“威信县交通战线筑路架桥的排头兵”。
1998年4月病逝,享年63岁。
肖发文
肖发文(1917—2000),威信县扎西镇人。少时家贫,只读过两年私塾,以打柴、背煤、运盐为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的一天,肖发文背柴到扎西街卖,在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宣传发动下,丢下背架,毅然参加红军长征,入编中央红军第1军团,随红军回师东进,参加攻占娄山关、贵阳等战役。草地快过完时,转入红5军团,编入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次年7月随红二、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北上,10月9日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11月,入编徐向前、陈昌浩领导的西路军,进军新疆。12月升任第5军团37团通讯班班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24日,在甘肃攻打安西城时,肖发文爬梯子上城墙,被马步芳部队开枪击伤口腔,撤离时又被敌骑兵砍伤背部。此后,随西路军至新疆,编入新疆督办盛世才的“新兵营”,学习文化和军事技术。肖发文先后学习骑兵、炮兵,成绩突出,曾受上级表扬。次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秋,西路军人员乘车由新疆经甘肃、西安至延安,稍事休整即奔赴太行山抗日战场。次年1月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班长,参加“百团大战”,继而到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秋,被评为劳动模范,到延安出席劳模表彰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接见。次年冬练兵比武,成绩优异,获陕甘宁边区“贺龙炮手”称号。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任步兵358旅炮兵营排长。秋,东渡黄河到晋西北贺龙部120师参加解放战争。先后参加上党、察绥、绥远、包头、大同等战役。在上党战役攻城战斗中,主动请缨打前锋,带队侦察地形和敌情,巧妙发炮摧毁城墙、敌军工事,为大部队顺利攻城立下战功,受到上级表扬。在察绥战役中耳朵被炮弹震流血,听力下降。次年6月升任358旅炮兵营副连长。民国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1947—1949年),参加延安保卫战、解放西宁等转战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撤离延安时,被敌阻击,再度负伤。次年6月任步兵358旅炮兵营连长,12月任步兵第1军炮兵团1营营长。1949年12月任步兵1师炮兵营营长(1951年3月兼任炮办主任)。1950年在青海西宁参加修筑青藏公路。
1951年夏天,奉命到朝鲜战场,在63军炮团任实习团长,在马凉山参加战斗,一个多月后回到西宁。几天后正式率部入朝作战。临行前,特意与妻子合影留念,将所剩东西打包裹寄回家,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1952年9月任志愿军1军1师司令部炮兵办公室主任。冬,在马凉山守阵地。马凉山前52号阵地被敌一个加强营攻占,军部下令想尽一切办法夺回,肖发文不惜代〖JP2〗价,命令用大炮狂轰半个小时,将守敌全部歼灭,夺回阵地。1953年12月任步兵1师炮兵团副团长。朝鲜停战后回国,到炮兵辽阳第七预备学校和沈阳高级炮校学习。1954年1月,请假从辽阳回到阔别将近20年的故乡,没过几天仍返回辽阳继续学习。1955年春,又赴朝帮助朝鲜战后恢复建设,参与修筑黄房和古山大水库等工程。8月,获三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各1枚。被授予少校军衔。1957年1月任1军炮兵基干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1958年,作为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
1959年5月,转四川绵阳783厂(四机部涪江机器厂),历任厂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革委会副主任、副厂长等职。1975年7月、1985年2月,两度回威信县回顾红军长征战斗历程,到乡镇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1983年离休。1997年4月享受正厅级待遇。
2000年11月病逝于四川绵阳,享年83岁。
晋绍武
晋绍武(1914—2003),威信县扎西镇人。出身农民家庭。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11日,与其二弟一起在威信扎西参加红军长征,入编红军第9军团,不久任新兵营4连班长,参加攻占娄山关、贵阳、土城等战役。5月,在金沙江附近老木口战斗中负伤,不久任第9军团2营侦察班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排长、代连长、连长等职。8月,归入朱德、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红32军94师。在荥经县王家山战斗中再次负伤。次年10月随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入编八路军120师358旅714团,调陕北富平县庄力镇教导团学习文化和军事训练。次年9月,任山西五寨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帮助地方巩固根据地,发展游击队员800余人,为358旅补充兵员。冬,参与到山西阳曲、寿县扩军,编为714团。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山西静乐县率领第5连坚守山头,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日军炮弹炸伤腹部,经半年治愈后归队。次年调任独立2旅(原358旅)代理侦察科科长,负责侦察大同、太原铁路沿线日伪军及地形情况。参加“百团大战”后调抗大高干科学习。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月,回部队任教导队队长,培训连、排干部。半年后任河防警备连连长、714团2营营长。次年冬转移在大雁北镇开展工作。在大雁北镇突围战斗中,身先士卒冲破包围,只身击毙日军8人、俘1人,受许光达旅长表扬。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3月,改任714团警卫连连长,率领部队发动群众,壮大队伍。
抗战胜利后,调往东北任开元县保安团团长,继而任东北民主联军1纵队27旅7团1营营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参与围攻吉林四平国民政府军,其2连获“攻坚英雄连”称号,1连、3连为英雄连。次年秋,东北解放军向沈阳进军,晋绍武率全营为突击营前锋,攻打法库县,消灭国民政府军一个排,被师部嘉奖,记三等功一次。此役,右小腿中弹负伤。10月14日,参加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俘获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进攻天津。2月,任4野38军114师司令部2科科长。之后,派作114师、115师先遣队队长,率1 000余人攻至荆州,为大部队渡江作准备。4月下旬渡江战役后,率先遣队转战湖南衡阳、保庆,广西田东、百色,云南文山、河口、金平、建水,堵截李弥等国民政府军。之后,率师部一个大队(含炮兵、警卫、担架共8个连)进驻湖南湘西剿匪。
1950年10月,随38军侦察部队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初,任324团团长。在美军坦克、飞机狂轰滥炸下,英勇战斗,坚守汉江一个多月。1952年4月因伤病频发回国,10月任中南军区暂编26团团长。1953年4月任中南军区暂编29团(后改为广州军区工程兵四团)政委兼团长。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56年调三四速成中学学文化,1958年7月毕业。
1959年3月转业至地方工作。4月,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支部书记兼办公室主任。1962年2月至1966年5月,任中科院西南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兼党支部书记。1973年起,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革委会副主任、主任。1983年2月离休,享受正厅级待遇。
2003年9月22日病逝于昆明,享年89岁。
熊信超
熊信超(1925—2005),苗族,威信县扎西镇人。出身农民家庭。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于牛坡坎光华小学毕业。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考入昭通明城中学,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初中毕业升入本校高中部,因家庭困难,仅读半年即辍学。次年春应聘牛坡坎光华小学代课。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进入昭通福滇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就读(1950年底获省卫生厅颁发毕业证书)。
1950年1月,被政府组织到昭通、大关、彝良等县农村巡回医疗。1951年春,留医院学习化验、药物管理等,但大部分时间仍到农村防治疾病。
1951年,威信县政府向昭通专署写了6次报告,急求安排医生。10月,熊信超携带昭通专署发给的30余种药物及简易医疗器械,持专区卫生局介绍信,回威信县工作。刚到威信,就开始为群众看病,同时负责县政府卫生科工作,着手把县政府卫生室的架子搭建起来。1952年1月,县政府卫生室开始在全县培训卫生人员学种牛痘,熊信超任讲师,逐乡授课,现场示范教授。同年起,负责收集、上报疫情资料。7月,昭通专署分派威信县6个初级卫生员,从此才结束熊信超一人独撑的困难局面。1952年秋,6名初级卫生员全部抽调参加土改,卫生室仍由他一人坚持工作。1953年5月,开办为期3个月的卫生员培训班。同年,开始修建县卫生院,熊信超负责行政工作。1954年8月县卫生院(县医院前身)挂牌成立,熊信超担任院领导工作,直至1957年7月。1958—1960年到昆明医士学校干部临床补修班进修学习。1962年3月初至1968年9月任县医院副院长。1969—1975年下放石坎卫生院工作,1976—1980年任县防疫站站长。1980年3月至1985年4月再任县医院副院长。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获主治医师职称。1990年春退休。7月当选威信县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熊信超从医40余年,始终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特别是50年代初的威信县,正值疫病流行,非常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十分简陋。县城单位职工、街坊居民患病,都要由熊信超亲自上门诊治。全县农村有重病患者,由区乡写介绍信到县政府,县政府及时通知他去治疗。当时全县未通公路,通常自己背上药品、器械步行到各区乡巡回诊治,即便是夜晚,也二话不说立即提着马灯前往,有时一去就是三五天才返回。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治病救人的精神,深受群众爱戴和好评。作为主管县医院修建工作的行政领导,他认真负责,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不浪费国家每一分钱,保质保量完成卫生院建设。作为医生,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威信县实施首例男扎绝育手术。1986年,《民族画报》第9期用几乎整版版面,以《他像红军战士》为题,图文并茂地介绍熊信超为威信县医院奠基和他几十年的从医生涯。
2005年11月14日病逝,享年81岁。
邹绍宣
邹绍宣(1960—2007),苗族,威信县三桃乡人。初中文化。农民。自幼天资聪颖,在苗族民间音乐文化熏陶下,勤学苦练,10多岁便成为川滇毗邻苗族村寨颇有名气的器乐演奏师。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表演风格,赢得人们的赞誉。
为使民族乐器演奏达最佳效果,邹绍宣自学深钻乐理知识,在传统芦笙的基础上,经多年研究探索,将原6管芦笙改进为8管甚至10多管,增加半音音阶,拓宽了音域,丰富了芦笙的表现力。经他改制后的芦笙、唢呐、笛子、箫、芒筒等乐器,造型美观,音色优美纯正,备受省内外民族乐器爱好者的青睐,并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开辟了威信民族乐器市场的广阔前景。同时,认真研究汲取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学会制作和演奏巴乌、葫芦丝等乐器,并实现多种民族音乐风格相互交融。多次被邀请或代表威信县参加国内举行的国际性演出、省市级演出,获国际性奖4次、省级奖3次、市级奖5次,为威信县争得了荣誉。曾发表民族民间音乐论文2篇。2002年5月,获省文化厅、省民委授予“民族民间高级音乐师”称号,成为全省被命名的首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人中的一员,也是昭通市唯一获命名的民间艺人。
2006年,邹绍宣被确诊患左肾癌。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威信县文艺界同仁发出倡议,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资援助。2007年12月16日病逝,终年48岁。
李文友
李文友(1924—2009),威信县麟凤镇人。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家庭贫苦,8岁就为地主当长工,受尽苦难。
1950年后,他怀着满腔热情加入当地民兵组织,历任第三区联防队队员、麟凤民兵队长、麟凤民兵指导员等职,积极投身于剿匪、镇反、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中。他勤恳工作,忠于职守,对敌斗争坚决、勇敢,两年间配合人民解放军捕获地霸、土匪40余人。
土匪清剿后,李文友积极带领群众投入农村各项建设。他说:“民兵嘛,是党的一只手,什么事都要走在前,当个带头马。”在他带领下,农业连年增产增收。1955年获省人民委员会颁发农业增产奖章,1956年被评为全县生产模范。1958年,率100余名民兵昼夜奋战,20天修通麟凤至黄草坝的15千米简易公路。冬季,带领民兵治理驯服麟凤河,使麟凤坝子农田免遭雨季洪水冲毁。1959年1—6月任金星(麟凤)公社管理委员会副社长。11月,带领民兵修建长2.2千米麟凤河防洪堤。他冒险攀上悬崖放炮炸石料,确保了建堤需要。1958—1959年多次被评为先进模范。
1960年4月,李文友以其在剿匪斗争中的英勇事迹和在“大跃进”农业生产中的突出成绩,到北京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接见,并获中央军委奖给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支。1962年2月,麟凤民兵连代表以劳武结合取得突出成绩出席昆明军区先进代表会。`
1979年3月至1983年12月任麟凤公社革委会副主任。1984年退休。
2001年1月1日,李文友主动上交1960年中央军委奖给他的半自动步枪。麟凤乡党委政府为他举行仪式,县人武部领导向他颁发证书和奖金。
2009年5月31日病逝,享年85岁。
王宗禄
王宗禄(1922—2013),威信县双河乡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早年帮助家庭承担繁重农事劳动,自小养成勤苦耐劳的品格。
20世纪50年代进入顺河磺厂当工人。他勤学苦练,潜心钻研,大搞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成果丰硕。1959年10月被国务院评为劳动模范,1960年被化工部评为化工战线上的尖兵、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60年代初,参加地区巡回报告团,巡回全区各县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争先创优经验。后在县手工业管理局及农具厂、综合厂、服装厂、旧城碗厂、泸州碗厂等企业工作。无论在哪里,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实做人,工作成绩优秀。1982年退休回老家后,积极带领当地群众勤劳致富,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入编2000年中共党史出版社《璀璨的群星·昭通百年人物集萃》。
2013年2月4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