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属益州犍为郡南广县。
东汉由犍为属国都尉管理,建安二十年(215)隶朱提郡。
蜀汉延熙十年(247)隶南广郡南广县,十九年废南广郡后改隶朱提郡南广县。
西晋太安二年(303)为朱提郡南秦县地,由益州(治今成都市)改隶宁州(治今晋宁县晋城镇,后迁今曲靖市)。永嘉五年(311)隶宁州南广郡。东晋太宁二年(324)还隶朱提郡,咸和八年(333)仍隶南广郡。
南朝宋代为朱提郡南秦县地。
隋朝开皇四年(584)属协州(治今镇雄县地),大业二年(606)属南宁州(原宁州)开边县。
唐朝武德元年(618)复置协州,与今镇雄县同属东安县,隶剑南道戎州都督府(治今宜宾市)。
宋朝为叙州(治今宜宾市)羁縻之地,熙宁七年(1074)为西南番部大巡检司易溪部地。
元朝至元十年(1273)属芒部路军民总管府强州,隶云南行中书省乌蒙宣慰司。至元二十四年(1296)属云南行中书省乌撒乌蒙宣慰司芒部路军民总管府易溪部。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属芒部卫指挥使司(随即改设芒部府),十六年正月芒部府由隶云南政区改隶四川。十七年废益良州、强州,改芒部府为芒部军民府,辖阿头、易娘、易溪三部。
嘉靖五年(1526)四月改土归流,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治今镇雄城),设流官,置怀德、归化、安靖(或写为安静,治今旧城镇)、威信(治今三桃乡新街村)四长官司。“威信”地名由此得来,含“宣威立信于民”之义。
万历三十七年(1609)五月,镇雄军民府改称镇雄府。
清朝雍正五年(1727),再次改土归流,镇雄府由隶四川省改隶云南省。
雍正六年(1728),降镇雄府为镇雄州,隶乌蒙府。于威信设州判一员(驻长官司,今旧城镇),协助知州就近管理督粮、捕盗、江防、水利等务。
雍正九年(1731)乌蒙府改称昭通府,调整行政区划,镇雄州为昭通府所辖“五属“之一。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升镇雄州为云南省直隶州。
民国2年(1913),改镇雄州为镇雄县,隶滇中道。设威信行政区,置行政委员公署(治长官司)。
民国6年(1917),镇雄县划给威信行政区行政、司法权,一如县制,直隶云南省。
民国10年(1921),威信行政委员公署由长官司移驻扎西。
民国17年(1928),撤销滇中道,各县直属省管。
民国21年(1932)夏,改威信行政区为威信设治局。
民国23年(1934)9月,设威信县,治扎西,隶云南省。
民国32年(1943),隶云南省第一区(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7月威信县解放至今,隶云南省昭通专区(地区、市)。